5月30號,我們三位元蘇港交流促進會記者團的成員有幸得到訪問中聯辨的教育科技部潘部長的機會。潘部長當日擔任迎16屆亞洲運動會 2010教育體育節的主禮嘉賓,並且代表中聯辦教科部參加乒乓球比賽。潘部長球技非常厲害,對青年們非常和藹,百忙之中他同我們分享了他對青年們感興趣的問題的看法和建議。
在潘部長的眼中,香港是一個中西交匯的地方,在這兒英語環境很好、信息豐富廣泛,而且有很好的國際網路。來港求學的內地學生,應該要珍惜在香港的機會,課業學習之外,要多體驗社會文化和多參與社會活動。談到蘇港會時,他說,蘇港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蘇港會的很多活動有利於兩地青年互相瞭解。潘部長特別強調,改革開放後變化很大,應該多看看祖國各個地方。他還提出建議希望今後蘇港會的活動舉辦領域更寬一點,經濟發展在國內很不平衡的,不能只看先進的地方,也要多去下中西部的地方,瞭解不同的生活和社會發展情況。
潘部長曾任上海交通大學自動化和管理工程的教授。對於兩地教育間的不同,他認為內地基礎知識的訓練很好,所以內地的理工科學生很有競爭力,而香港的教育更加靈活、更加有針對性,資訊條件和硬體設施等學習配套均優於內地。兩地如果能互相結合各自的優勢自然是非常好,所以內地學生來港進修,昋港學生去內地都是不錯的選擇。說到工程專業的學生在香港的發展前景問題 ,潘部長說 ,在香港確實有問題是很多科學和工程的研究都非常好,很多內地大學生來香港做這方面專業的深造,但是畢業後卻往往由於香港缺乏這方面的產業而不得不回內 地找工作,這主要是由於產業結構的問題,香港是金融、物流、商業中心,缺乏把科研成果轉化成產品的條件,但現在很多香港的大學都去深圳建研究院,可以改善這點問題,政府也在積極發展本土的科技創新。
話題轉到現在輿論的熱點,我們問到,現在香港很多80後、90後對於政府政策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經常吸引了很多媒體報導,中聯辦也遇到了一些激進地表達意見的學生,不知道潘部長怎麼看待這些。潘部長首先說他不喜歡80後、90後這樣的說法,並指出一部份人表達的意見,不能代表全部的80後、90後這樣一代人。總得來說一代人總比上一代強,他強調現在的年輕人,善於思考、追求公義這些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就像他曾經經歷的一樣,年輕人往往缺乏社會經驗,缺乏調查研究,建議他們有了理想後也要加上調查研究才好。他說,他不贊同有些媒體定義哪些行為哪些意見為反派的做法,即使是一些激進的青年人,他們的行經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時,輪到潘部長上場比賽了,這一場是團體總決賽中的一場,潘部長先是大比分拿下一局,可惜的是遭到對手連扳兩局,雖然輸了,還是讓我們見識了他的球技。
中聯辦的官員在香港年輕人的腦中遠不及社民黨三子的形象讓人熟悉,低調的工作習慣讓大眾缺乏瞭解的機會。這次利用蘇港會訪談的機會,才得以近距離接觸,和藹、穩重,讓人印象深刻,另外,對於一些激進行為的態度的寬容,也多少出乎我們的意料。我們需要反思,我們對於內地政府官員、共產黨員的一些刻板印象來自何處?我們各行各業的青年人該如何理解身邊快速發展中的社會?筆者覺得,讓我們謙虛地去接觸各界的前輩們,向他們多溝通多學習吧!
蘇港交流促進會記者團 ─ 錢偉忠,彭梓澄,朱皓明